雖然 Visual Studio Code 是用我最討厭的 Electron 寫的,但是執行速度比 Atom 快很多,然後 Sublime 要錢,所以現在我的主流編輯器就成了 Visual Studio Code。這篇文章會整理一下我用到的擴充功能,供各位參考。
不搞事、不推坑、不翻車
雖然 Visual Studio Code 是用我最討厭的 Electron 寫的,但是執行速度比 Atom 快很多,然後 Sublime 要錢,所以現在我的主流編輯器就成了 Visual Studio Code。這篇文章會整理一下我用到的擴充功能,供各位參考。
基本上是看到 Goston 的 [MAC] 初入手 Mac 的軟體選擇建議 – 2017 版 之後才想寫的,但是我比較懶,能不附圖就不附圖。文章裡面只會有我「目前有在用」或者「之前用過覺得不錯」的軟體,如果你看到有相同性質的兩個軟體出現,那大概就是因為我同時都會用吧。太常見的軟體就不會介紹,例如 Dropbox 、Firefox 這種每個人都知道的,就會跳過。下面會依照粗略的分類來介紹 Apps,所以可以跳著直接看你有興趣的部分。
因為個人習慣用拼音輸入法打字,平時在用 Mac 時,覺得內建的輸入法就很好用了,但是在 Windows 上,內建的拼音輸入法卻有諸多不便,導致必須尋找第三方輸入法來使用。而以往我最常使用的就是「RIME」輸入引擎的「小狼毫」了。
但可惜的是,由於 Windows 下 TSF 模式跟桌面模式之間的輸入法相容性問題,導致「小狼毫」其實在 Windows 10 下會時常出錯,甚至造成系統問題。為了解決這些錯誤,原作者也將 Windows 下的引擎改用跟新酷音輸入法一樣的「PIME」了。不過,由於輸入法本身還在持續移植,所以許多設定都必須更土炮的來解決,因此,這篇文章要教大家的就是,如何在 Windows 10 上面安裝 PRIME 之後,再各種土炮解決問題。
更新:世界迷霧已經支援 flightradar24 的 KML 檔案,不必再轉檔了,因此此教學的轉檔部分可以無視。
如果有玩世界迷霧的話,應該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出國的時候飛機的航線因為 GPS 收訊(以及開飛航模式的關係),無法紀錄軌跡。
不過其實這個是有解的,既然我們的手機無法紀錄,那就靠別人紀錄就好了啊!因此,今天要寫的就是如何用 flightradar24 來匯入到世界迷霧的方法。
Divvy 是個方便 Mac 使用者來規劃、分割視窗大小的軟體。今天我們不是來介紹功能,是要講如何還原設定。由於 Divvy 本身有一個功能是可以自己設定快捷鍵來快速設定視窗大小,所以我設定了一堆快捷鍵,然而設定卻只能匯出匯入,不能手動備份設定檔…
前陣子實驗室買了 DS216,原本除了當作工作資料儲存外,也想架一個 git server 給大家管理專案。不過因為沒做好功課的關係,買來才發現 Synology 官方支援的 GitLab 套件需要 Docker,而 Docker 需要在 x64 的裝置才可以執行(也就是至少要 DS216+ 才可以),於是開始找了解決方案…
對於 wireshark,其實我也不太會用,就不多做介紹。只是偶爾分析封包的時候會用到而已,但是在 macOS 中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一陣子沒開之後,會發現所有的 interface (網路介面)都消失了,抓不到。
今天在 macOS 10.12 Sierra 想開 PowerPoint,發現開了馬上 crash,重裝一次發現無效,於是找一找找到解法。在這邊先寫出來,之後大家升級就知道怎麼解決了。
在出門遊玩時,有時候我們會希望能夠在拍攝的照片上加上地理資訊,一方面為自己增加回憶,另外一方面在相片管理軟體中也能更方便的來進行分類、管理。雖然現在手機在拍照的時候都會自動加上地理位置資訊,不過單眼、數位相機目前並不是每台都有內建 GPS ,加上不是每個人都有額外的 GPS 紀錄器,因此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最方便的方案就是讓手機來幫我們紀錄地理資訊,然後再手動合併到相機拍攝的照片上啦!
因為閒來無事想試試看 G5 鍵盤的手感,所以就弄了一把來試試。使用上還要適應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最一開始讓我不適應的地方就是在新版鋁金屬鍵盤的 F1-F12 功能鍵無法對應到正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