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寫了一篇我用的 macOS 軟體,瀏覽數…以這小站來說還不錯,想說來寫個硬體版本好了,紀錄一下工作環境的變化。
不搞事、不推坑、不翻車
之前就一直有注意這家二類電信,因為一兩年前他一直下廣告,廣告的模特兒造型又太…「前衛」(想看圖片的自己點這個連結),所以有吸引到我的目光。但可惜一來那時候資費不漂亮,加上原本使用的 T 電信業者各種方式想盡辦法讓我續約,所以一直沒有辦成功。
而在之前,我又剛好遇到要續約的情況,所以又去看了一下無框行動的方案,這次就有不錯的 466 吃到飽了,於是辦下去試試看。
自從我上次把 Embody 拆下來洗之後,就不怕拆它了,不知道這算好事還是壞事…
最近發現兩邊扶手的上下卡榫好像有點問題,常常按了移動的按鈕之後無法回彈,然後扶手就卡不住,上網看了一下發現大部分的人遇到的都是左右移動的問題,上下移動反而沒找到什麼心得,所以還是老樣子,索性把它給拆了!反正拆壞了就可以買新的了!
時光飛逝,當初寫這篇文章已經是將近十年前了。十年當中在椅子上難免會掉一些食物屑,或者頭髮之類的東西,椅子早已髒污不堪。但是每次打電話去代理商問如何清理椅子,總是得到一些模擬兩可的回答,要不是這個不能洗,就是那個清潔劑不能用…
最近發現反正都已經快十年了,乾脆整個拆掉拿去洗,壞掉就算了反正坐夠本了!所以就大膽給他拆下去了。
原本我並沒有打算買 Switch 的。
因為任天堂在 WiiU 的銷售狀況實在不佳,加上 Switch 本身的設計對於第三方廠商來說可能有移植 / 開發上的困難,所以原本想說去買 PS4 Pro。但是偉哉 Sony 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在台灣搞飢餓行銷,人家日本都正常供貨,台灣就是買不到。加上「薩爾達 荒野之息」一面倒的好評,讓我有點了興趣,剛好某天逛 Amazon 的時候發現有貨,就按下去了。所以在這邊先謝謝 Sony 搞了一個白痴的行銷策略,不然我就沒 Switch 可以玩了。
基於陶冶性情,培養藝術細胞的心,我最近買了不少書籍。像是知名插畫家 Joan Cornellà 的 Zonzo 之類的。而為了使得內心的文藝氣息再次復興,這次決定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家之一,李奧納多·皮卡丘達文西的作品:維特魯威人下手。
按照往例,說了不想買但最後還是買,說想買 4.7 的但是最後還是買 5.5 的…總之又是一篇簡易心得。如果有看過這系列文章的都知道,我不會從開箱什麼的外觀、功能一個一個講(還是會簡單提一下啦),我只會在意一些新的變化,然後對一些新的互動方式來發表一些簡單的看法這樣。
自從買了 LG 34UM95 之後,我平常工作就用 thunderbolt 連接螢幕跟電腦,然後把我的 MacBook Pro 蓋上了。不過如果在桌面上擺了一大台電腦在那邊,感覺也蠻浪費空間的,所以我就開始物色筆電架。
說到 RAID 陣列,或許大部分使用者跟我以前的想法一樣,覺得沒有使用它的需求。這是很正常的想法,因為一般使用者沒有它也能開工,加上一組最簡單 RAID 弄起來也至少要快一萬,所以在很多情況下, RAID 不是預算內的優先考量。
近一兩年,高階螢幕的價格越來越親民,只要一萬多就還可以買到不錯的 4k 螢幕。另外一方面,各種新的螢幕類型也如雨後春筍般地發佈,舉例來說,像是曲面螢幕,或者 21:9 超寬螢幕等… 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我的第一個 21:9 超寬螢幕:LG 34UM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