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RAID 陣列,或許大部分使用者跟我以前的想法一樣,覺得沒有使用它的需求。這是很正常的想法,因為一般使用者沒有它也能開工,加上一組最簡單 RAID 弄起來也至少要快一萬,所以在很多情況下, RAID 不是預算內的優先考量。
黑魔法研究室
說到 RAID 陣列,或許大部分使用者跟我以前的想法一樣,覺得沒有使用它的需求。這是很正常的想法,因為一般使用者沒有它也能開工,加上一組最簡單 RAID 弄起來也至少要快一萬,所以在很多情況下, RAID 不是預算內的優先考量。
近一兩年,高階螢幕的價格越來越親民,只要一萬多就還可以買到不錯的 4k 螢幕。另外一方面,各種新的螢幕類型也如雨後春筍般地發佈,舉例來說,像是曲面螢幕,或者 21:9 超寬螢幕等… 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我的第一個 21:9 超寬螢幕:LG 34UM95。
原本我沒打算在台灣上市前買 Apple Watch 的…但因為某些因素,這東西就從我的螢幕中掉出來了。
大概在 2 月底的時候,某一天逛逛 Facebook ,結果看到 Vision Ears 宣布要出新的旗艦客製耳機。
原本想說那時候的頂就是 Stage 4 了,另外一家 Rhines 已經出 Stage 5,
VE 要出應該也是調音不一樣的 5 單體耳機吧… 結果當時這麼想的我,完全錯了。
這篇拖了三個月才寫… 而且還有下集要寫(吐血)
上一篇先介紹了神器 Stage 4,不過好的耳機當然要搭配好的訊源啦~
距離開始跳入耳機坑剛好四年整,
在還是小大一的時候,我買了 UE Super fi.5(後來 UE 被羅技買掉了…)
記得當年聽到有客製耳機(UE 11 Pro) 的時候,還懷疑過買個耳機花這麼多錢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