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 1.5 刷其實是因為在英國看演唱會的時候前面播了 60 分鐘的「演唱會特別版」,不過因為當時在演唱會前喝了一堆酒,所以這個版本一來是在喝ㄎㄧㄤ的時候看的,二來剪接的非常零散,所以說真的看完實在沒什麼感覺,倒是覺得演唱會很好看(笑)。因此,這次有機會看電影完整版的時候,原本的心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的是終於可以認真看完一次,怕的是完整版跟特別版比起來沒有好多少,若是這樣會非常失望。
黑魔法研究室
說是 1.5 刷其實是因為在英國看演唱會的時候前面播了 60 分鐘的「演唱會特別版」,不過因為當時在演唱會前喝了一堆酒,所以這個版本一來是在喝ㄎㄧㄤ的時候看的,二來剪接的非常零散,所以說真的看完實在沒什麼感覺,倒是覺得演唱會很好看(笑)。因此,這次有機會看電影完整版的時候,原本的心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的是終於可以認真看完一次,怕的是完整版跟特別版比起來沒有好多少,若是這樣會非常失望。
原本我並沒有打算買 Switch 的。
因為任天堂在 WiiU 的銷售狀況實在不佳,加上 Switch 本身的設計對於第三方廠商來說可能有移植 / 開發上的困難,所以原本想說去買 PS4 Pro。但是偉哉 Sony 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在台灣搞飢餓行銷,人家日本都正常供貨,台灣就是買不到。加上「薩爾達 荒野之息」一面倒的好評,讓我有點了興趣,剛好某天逛 Amazon 的時候發現有貨,就按下去了。所以在這邊先謝謝 Sony 搞了一個白痴的行銷策略,不然我就沒 Switch 可以玩了。
在 2016 年的倒數幾天,我本來規劃一趟了香港 24 小時快閃計劃。
事情是這樣的,在幾個月前,朋友跑來問我說要不要去香港聽 “YOSHIKI Classical Special with Orchestra” 巡迴演奏會。由於在十月的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錯過了 X Japan 在 Visual Japan Summit 的表演,雖然這次只有 Yoshiki 一個人(跟交響樂團),也不是以搖滾的形式,但是我也蠻喜歡他的 Yoshiki Classical 專輯的,想了沒多久就決定衝了港幣 1200 的票。在買完票之後經過一些小問題(朋友說原本有工作,不能去了,後來又把事情排開,可以出門)之後,由於日期接近年底一堆人打算出國跨年,加上確定兩人都可以去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總之我研究了一下發現原本想買的廉價航空比長榮還貴,就訂了長榮。在一切就緒之後,日子很快的來到了 12/29,沒想到這才是一波三折的剛開始。
基於陶冶性情,培養藝術細胞的心,我最近買了不少書籍。像是知名插畫家 Joan Cornellà 的 Zonzo 之類的。而為了使得內心的文藝氣息再次復興,這次決定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家之一,李奧納多·皮卡丘達文西的作品:維特魯威人下手。
按照往例,說了不想買但最後還是買,說想買 4.7 的但是最後還是買 5.5 的…總之又是一篇簡易心得。如果有看過這系列文章的都知道,我不會從開箱什麼的外觀、功能一個一個講(還是會簡單提一下啦),我只會在意一些新的變化,然後對一些新的互動方式來發表一些簡單的看法這樣。
基本上算是廢文,本站大部分都是教學或者情報,很少寫廢文所以原諒我吧。
我應該沒在 blog 寫過什麼跟遊戲有關的文章,這次破例一下。
之所以知道這款遊戲是因為去年夏天的時候看到 Twitter 上面一堆人在玩,結果有上海推友表示他人老了玩不動,我剛好人在北京,就跟他買了二手片來玩。
以下內容無劇透,純粹只是個人對於這個遊戲要怎麼玩的心得,供新手參考。
前幾天,眾所期盼的 Apple Music 終於在台灣上線了,對於之前沒有搶先試用美國、日本等已經開放 Apple Music 服務地區的使用者來說,有些人在試用後感到非常滿意,但也有不少人對於 Apple Music 在台灣提供的服務感到失望。
而在使用 Apple Music 之前,我已經訂閱 Spotify 進階會員方案有一陣子了。但經過這幾天的體驗,相信在未來 Apple Music 試用期結束時,我有很大的機會會改為訂閱 Apple Music 的會員方案。
除了大部分使用者關心的曲庫數量,音質比較之外,在使用 Apple Music 的過程中,讓我覺得最驚豔的是它對使用者的音樂資料庫的整合性。因此在經過試用與比較之後,本文列出了幾個 Apple Music 的優勢,另外也提出了除了曲庫和音質之外的一些缺陷,希望可以給予大家使用上的參考。
自從買了 LG 34UM95 之後,我平常工作就用 thunderbolt 連接螢幕跟電腦,然後把我的 MBPR 蓋上了。不過如果在桌面上擺了一大台電腦在那邊,感覺也蠻浪費空間的,所以我就開始物色筆電架。